在沙漠建光伏发电站,可不是架起来个光伏板那么简单。
防止沙尘暴和流沙对电站的损害,是首先要做的基础功课。
第一步,防止沙土流动,就要固定它。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把麦草按方格形状埋进沙子里,形成网状防护带。
第二步,是在光伏电站周围种树,抵挡沙尘。比如我们在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里常见到的梭梭树、花棒、红柳等抗旱能力强的植物。
第三步,就是在光伏板阵列之间,种植耐阴性的灌草类植物,既不遮挡阳光,同时固定沙土流动。
光伏板就像一排排遮阳棚,遮挡着直射的阳光,降低了地表温度和水分蒸发。
同时,定期冲洗光伏板表面的水,也让下面的植物获得了更多的水分。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绿色自然就回来了。
能源投资者也能从产业生态化的投入中,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回报。
除了获得清洁能源,顺带实现了把沙漠逆转成绿洲的环保效益的同时,“种菜基因”强大的中国人,还搞出了(太阳能)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的“光伏+”经济效益的新玩法。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光伏阵列间用来固沙的植物和杂草,并没有特别的选择。
时间久了,植物长得过高,反而遮挡光伏板的采光,需要请当地人来人工除草。
既然植物能自然生长,那一定能种植适合当地的经济作物。
中国人骨子里“不浪费每一分土地”的基因,在沙漠里被激活。
仅在库布齐的达拉特旗光伏基地,一期项目有效治沙的面积就有2.3万亩。
其中,有红枣等经济林1.2万亩,以及黄芩、黄芪等中草药5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