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争论有没有道理另说,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再带着这种阴谋论的有色眼镜来看待医疗问题,已经不合适了,现在咱们更加需要的,是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全力救人。
看吧,有不少老科学家和有基础病的老人不幸逝世,有多家医院的ICU爆满,人们在过道上输液,尤其是老人孩子发热,过程都挺难熬,善良的人们,谁人不是感同身受?
就说12月23日一天,中国就有5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去世。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卢强,享年86岁;
生态学和森林学家李文华,享年90岁;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华良,终年57岁;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享年97岁;
著名野生动物管理学家马建章,享年86岁。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内,多所高校有近66位教授去世。这么多院士和教授,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巨大的损失。如果咱们不采取有效措施,这个数字可能还不会就此止步,随着疫情发酵,名单可能会继续延长,可能还会有更多我们不知道姓名的老人,无法熬过这个冬天。
有人也许会说:既然这样,当初还不如不放开,持续封下去,把病毒封死捞干多好?
这位兄台说的是轻巧,核心问题是,除了放开,奥密克戎已经没有给人类其他选项了。大家知道,新冠的原始毒株的传播力指数(R0)只有2到3,但到了奥密克戎的R0,已经达到了20左右,而一旦一个病毒的传染力指数超过12的,靠物理隔离是没有用的,它已经注定无法靠封控解决了。
过去十个月,大大小小的许多城市,都经历了此起彼伏、或长或短的各种封控和静默,以及既不是封控或静默但就是不能出门的“自愿居家”。有些城市静默数月依然不断检出新的感染者,有些城市短暂清零,却在放开后立刻产生新的感染者。
这些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继续封控只有成本、没有收益,注定是条死路。尤其是其他国家已经放开,而我们又不可能彻底切断和地球其他国家的全部人员和商贸往来,所以我们迟早必须面对和病毒共存的日子。这是客观规律,躲不过去的。
既然放开是大势所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尽可能用这地球上最先进的东西来对付病毒、挽救生命,这才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具体体现和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