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访问

下载APP

关闭

中国躲不掉的重大挑战:疫情面前,最怕两件事

作者:
2022-12-16 10:21:19

综合过去两周多情况,疫情传播速度非常快,根据媒体报道,作为医疗资源非常丰富的北京,每3万人配一辆救护车的情况下,120依然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电话拨打量是过去的六七倍。不过,整体而言,北京的重症也非常少。根据新华社最新的报道,当前北京市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但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目前在院重症危重症患者50例,多有基础性疾病。

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波疫情的传染速度虽然迅速,感染者多,发热门诊也的确出现了排队现象,但还没有出现大量危重症挤兑医疗资源的情况。如果非要说医疗资源的压力,现在看主要集中在120,另外就是医院发生感染后的在岗医护人员出现减员。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重症的相关判断依据,建议大家根据需要拨打120,尽量不要有不必要的占用。建议在社区服务上下功夫,尽快普及关于新冠防治的知识,提高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降低医疗系统的压力。

国家政策调整的《二十条》和后来的《新十条》,是根据我国过去3年疫情防控积累的经验和基础所做的重大决策,目的是在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进行有效的统筹平衡,避免因为疫情防控导致经济发展停滞而陷入可不持续的负循环。

事实证明,疫情防控迈向精准科学防控阶段后,虽然过去大半个月时间里感染人数快速上升,大家也还没有对新的防控环境完全适应,但现在看我们是能顶住第一波压力的,医疗系统总体运行平稳。

孙春兰副总理在北京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实施好“二十条”和“新十条”,加强统筹、转变观念,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平稳有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从《二十条》到《新十条》,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已从过去的“防感染”为主转到了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的目标也不再是以防感染为主,而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我们既不能因为防控而不顾经济发展,那样只会矛盾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也不能像西方那样,为了发展经济而不顾百姓死活,实际上西方经济状况并不好,美欧都出现了创40多年来纪录的恶性通胀。

疫情防控三年来,我们作为14亿人的发展中国家,做到了总死亡人数约5000人的水平。而美国、欧盟作为最发达的国家,前者3亿多人口确诊死亡病例高达110万;后者更甚,4亿多人口确诊死亡病例超过200万。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14亿人口的印度,根据世卫组织的推算死亡病例高达500万。我们可以确认,国家的确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疫情防控成果,避免了至少约500万人的死亡,同时总体上也保证了经济发展,至少2020年和2021年我们都是主要经济体中的佼佼者。现在有人试图否定我们3年防疫的成果,若非没良心,就是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