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风向改变了。虽然,美国不会放弃对中国的打压,实体清单也不预期会取消,但美国以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身份,却无法在贸易战上取胜中国,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美国也无法同中国经济脱钩,这个风向会很快地传递到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盟国。欧洲已经迅速转向,欧盟现在要跟中国谈经济合作。
可以预期,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选择与中国增强双边的经济与贸易关系。这是第一点。第二,这也验证了中国的路线是正确的。美国选择贸易战,向列国加征关税。中国于同时期选择更加开放市场,包括在金融与投资上的放宽,降低增值税税率等。
美国选择限制,选择对外紧缩,中国却采取相反的措施,更加开放。美国虽然禁止华为进入美国的市场,但中国却没有采取对等的报复措施,例如,限制苹果公司的产品;中国也同意特斯拉在中国上海设厂。特斯拉在上海设立超级工程,立刻攫取广大的中国市场。但中国还是选择开放。
虽然,国内有许多网民对此愤愤不平,认为应该限制苹果的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但中国的做法是对的。中国大陆的市场对苹果开放,但是会在更大的格局上,中国将会获益。尤其是在美国与西方国家统治的全球经济下,中国市场开放的做法终究会在长期的国家关系中获益。
如此就产生很大的对比。今年八月,美国通过的《削减通胀法案》,以及《芯片与科学法案》,得罪了不少盟国。这又是一个强大的对比。长此以往,在经济贸易上,中国的朋友圈会越来越多。美国却是越搞越小。最终会侵蚀美国与盟国同盟关系的根基。
再回过头来谈谈雷蒙多的说法。她说,美国对华竞争具备一些优势,比如说美国的大学、政府为相关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资金,以及美国在世界各地强大的盟友,这些都是美国同中国竞争时的资产。雷蒙多提了三项对中国的优势。
美国的大学的确优秀,也有许多良好的研究所、研究机构、与实验室等。这些都属实,美国在这些方面仍然保持领先。美国在研究的环境上强,但中国大陆可以在其他的地方弥补过来。首先,中国从事科学技术与研究的人才不输美国。但是,中国从事科学技术与研究的人“多”,这就弥补了在研究环境上的不如。研究环境是可以改善的,是可以追上来的,但是在人才总量上的差距,美国却无法追赶。就算要追赶,没有个百年“功夫”,追赶不上来。
美国政府在相关科技领域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这就叫优势吗?中国政府又不差钱,难道中国政府不能够也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其实,如果有需要,再多的资金中国政府也投入得起,遑论数十亿美元?最后,美国的盟友多,而且这些盟友多数是已开发国家,也就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确是占据了有利位置。
但是,盟友多不是可以长久倚仗的,就算盟友坚如金石,时间久了也可能会改变。毕竟国与国之间绝大多数是讲究利益,谈利害关系。这一点,美国是知之最详。几十年,美国对外宣称美国利益(American 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