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美经贸高层密集对话,同意保持沟通
经贸问题上,美国财长耶伦、贸易代表戴琦,先后与中方代表进行了会谈,并同意保持沟通,美方经贸高层之所以如此迫切地想要与中方会谈,主要可能是由2个现实因素促成的。
1、希望中方缓解美国债务压力
虽然美国10月通胀增速有所回落,但美联储仍然对未来的通胀预期感到悲观,预计12月将继续大幅度加息,国债利率将进一步上涨。对此,美财长耶伦发出了美债市场有可能崩溃的警告。
由于美债市场动荡,美元持续走强,世界各国和金融机构都开始抛售美债,其中,也包括中国。
当年,中国通过购买美债提振了美国的经济增长,也通过对美出口实现了经济复苏,现在美方想故技重施,再次通过中美合作化解经济危机。
2、美希望就关税问题与中方达成共识
此前有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如果美国取消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将会降低至少1.3%的通胀率。
目前,平抑通胀已经成为美国民众和拜登政府最关切的问题,如果能取消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无疑会对美国经济产生重大利好。
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在于,美国财政部虽然主张取消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但贸易代表戴琦却反对,她始终认为关税是中美竞争的重要筹码,因此,拜登也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政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此批评称,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只会损害全球经济,无益于扭转美国在中美经贸中的逆差,耶伦也表示,“继续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
对此,我国外交部曾指出,美方应尽快取消全部对华商品加征的关税,有利于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更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越早取消,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就能越早受益。
三、中美气候谈判很有建设性
此前,美国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曾多次呼吁美国必须在气候问题上与中国合作,这次终于如愿以偿,中美在最近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进行了深入的沟通。
此次会议上,经过漫长而激烈的谈判后,缔约方终于达成了全面气候协议,将正式设立“气候损失基金”,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将为因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而买单。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无疑是个里程碑式的胜利。当然,关于该基金由谁出资、如何运作等问题还尚未确定,发达国家是否会兑现承诺也仍然存疑,许多关键问题还需要后续的谈判才能确定。
其中,美国尤其提出不希望气候资金流入发展中国家中的“高收入国家”,并希望这些相对富裕的国家也要出资,意图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国、沙特等发达经济体区别对待。
对此,中方特使解振华强调,发达国家应该为全球变暖负主要责任,中方会尽义务,但反对美国的双标和污蔑。
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争议,但从总体上来看,中美没有原则性分歧,气候谈判很有建设性。
解振华强调,结果很不错,但不是最后的结果,期待更多坦诚、积极的磋商。
中方的乐观态度表明,中美在原则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要向发展中国家赔偿,但具体怎么操作,中美还可以再商量,而且很有可能达成一种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国防、经贸、气候问题只是一连串中美高层会谈中的一部分,虽然有些细节问题仍有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中美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双方积极沟通的姿态也打消了外界对中美关系失控的担忧。
各种迹象表明,中美正在重建信任,接下来一直到明年上半年的这段时间将是中美关系变化的重要窗口,
期间还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只要美方能兑现对华承诺,以理性务实的态度落实现在的会谈结果,相信中美就能重新走上良性发展的正轨。
(责编:薛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