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资本受损就会带着产业出逃,产业出逃就会带走就业岗位,协议搁置可以重新再谈,产业撤离往往就很难回来了。
德国以制造立国,政客凭选票立身,既失制造业,又不得民心,这是动摇根本了。
所以德国又不得不开始“友华”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回想去年,欧洲议会因为各种莫须有的议题而暂停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进程,带着傲慢自以为拿捏住了中国,可是如今回头来看,这拿捏的到底是中国还是欧盟自己的未来?
读者朋友们可能不清楚中欧投资协定的内容,先说结论:
“关于中欧投资协定,这是迄今为止中方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市场准入门槛最低的经贸协定,有利于中国,更有利于欧洲。”
这是王毅外长在中欧投资协议被暂停后说的原话,一点都不委婉,陈述非常直白。
对欧开放程度有多高、市场准入门槛有多低呢?中国在绝大多数领域取消企业数量限制,股本上限或合资企业要求。
比如德国强势的汽车行业,我们同意取消和淘汰合资企业规定。
比如中国一直很谨慎的金融行业,我们取消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交易以及资产管理中的合资企业规定和外资股权上限。
在制造业上,我们基本允许德国的全面进入(除极少行业),而中国没有与任何其他合作伙伴做出如此深远的市场准入承诺。
我们甚至还承诺约束国有企业行为,必须根据市场规则采取行动;还将补贴规则透明化,对欧盟企业提供有关补贴的更多信息以方便他们评估影响。
这就是王毅外长为什么说“有利于中国,更有利于欧洲。”
曾经唾手可得的东西,如今可不是说给就白给的了。
那朔尔茨是否会像默尔克一样,通过这次访华务实地从一个“反华”派走向“友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