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北溪二号已经建成,以为大局基本已定时,默克尔的总理任期到终点站了,美国的机会来了。
没有德法的共同制衡,美国可以放手引爆俄乌冲突了。如果默克尔还在位,德法还能保持战略上的协同,同时和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沟通,美国即便有引爆俄乌冲突的想法也要三思而行。没有欧洲的配合,美国就会因俄乌冲突而处于被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就因为得不到德法的配合,所以美国对俄罗斯并没有太多好办法。
德国新上来的总理朔尔茨,显然对默克尔的德法联合俄罗斯,实现欧洲一体化和欧洲独立的计划,不太感冒,他有另一套想法。他大概要通过俄乌冲突获得德国重新武装,实现正常化国家,重新成为世界大国的机会,然后再通过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统合欧洲。朔尔茨的欧洲一体化应该是不包括俄罗斯的,甚至德法协同都不再那么重要了。他可能认为德法不足以抗衡美国在欧洲的存在,是因德国被解除了武装。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今后每年的国防开支将超过2%的国内生产总值,并宣布为德国武装部队设立1000亿欧元的基金。德国重启武装化进程。
舒尔茨祖父弗里茨·冯·舒尔茨,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曾担任党卫军第11“北欧”志愿装甲掷弹兵师师长。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的一名时事评论员在批评肖尔茨时称他为“小元首”。
德国总理从默克尔换成朔尔茨之后,法国的马克龙虽然还不忘初心,在俄乌冲突之间和俄罗斯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但因为得不到德国的配合,已经孤掌难鸣。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几天,他一个人去莫斯科,可见他对爆发俄乌冲突的担心,后来还被欧洲的同行嘲笑。
马克龙在俄乌冲突爆发后还感叹,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是给了脑死亡的北约一次“电击”。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不难理解。俄乌冲突爆发,北约重新激活,美国对欧洲的掌控力在复活,马克龙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马克龙预判了这些,但他无力阻止。法国在俄乌冲突之后,和美国的乌克兰政策还是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甚至,马克龙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法国不会选边站队,更不会做任何大国的附庸。法国和欧洲必须确保“地缘政治独立性”,不能被迫选择,而应保持行动自由。在欧洲一边倒的追随美国浪潮面前,马克龙还不时唱唱反调,表示应当减少乌东武器数量,在援乌问题上表现得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