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7日,随着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的珍珠港,震惊世界的太平洋战争爆发。紧接着美国对轴心国全面宣战,二战规模由此达到巅峰。
彼时的日本,在综合国力难以同美国相提并论的情况下,之所以敢一意孤行地挑战美国,除美国加紧了对日本物资的封锁导致日本在侵略扩张时难以为继,根本原因在于彼时的日本高层,皆已赌徒附体。尤其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作为名副其实的赌徒,早已下定了“一战定乾坤”的决心。
在深知日本实力不足以打赢美国的情况下,山本五十六寄希望于空前猛烈的偷袭,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并作出有利于日本的让步。
而面对日本的豪赌,美国给予了奉陪到底的回应,最终彻底埋葬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并最终成为消灭日本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作为地狭人稠的小国,日本在自身实力不足以支撑称霸东亚乃至世界的宏大目标时,只能选择“不胜即死”的赌博式策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无不是日本“赌徒主义”的生动演绎。
事实上直到二战后,日本在手机、氢能等方面,也是孤注一掷型的发展路线,这让日本的相关产业极盛一时,却又不可避免地一条道走到黑。
日本一脉相承的赌徒思维,除了岛国环境孕育了狭隘和偏执的思维特性,以及一叶障目的战略眼界缺陷,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资源匮乏的现状,迫使日本不得不为了实现战略目标押上全部身家,这也是所有小国的悲哀。
但放眼世界,我们却能发现一个匪夷所思的现实,那就是赌徒主义不仅仅在小国中流行,很多大国也是赌徒主义的忠实拥趸,尤其是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