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解决了苏联对欧美的安全威胁,这是尽人皆知的。在美苏对抗时代,价值观的冲突让资本不敢越雷池一步,欧美资本就只能在欧美体系内耕耘,所以二战之后是以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
虽然欧亚大陆上的其他国家生产要素价格更低,资本投资收益率可能很高,但欧美资本并不敢进入,至少不敢大规模进入。但苏联解体之后的格局骤变。苏联解体意味着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霸权,其他国家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表面伪装,都只能接受美国所主导的国际秩序,这意味着什么哪?
苏联解体之后,从东南亚到大中华地区,再到中亚、俄罗斯和东欧的广阔地区,基于生产要素价格更低、经济潜力很高,这些地区就为欧美资本打开了广阔的投资空间,再加上欧亚国家(尤其是大中华地区)的民族性格更适合大工业活动尤其适合制造业活动,结果欧美日的资本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入了上述地区。
资本的持续外流当然会打垮欧美日的经济发展,苏联解体前后德国、日本的经济增长明显下了台阶,日本房地产泡沫在1991年的破裂固然与人口、生产要素价格等多因素有关,但肯定也与国际局势骤变导致的资本外流有关(事实上,任何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注定都是资本流动的结果);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美国的铁锈带开始形成,美国经济开始进入低速增长,这都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里根政府带领北约解体了苏联,消除了华约和苏联对欧美的地缘威胁,这是“得”;但随着苏联的解体也让欧美资本加速外流,让欧美的经济增长长期低迷(甚至停滞),美国的铁锈带开始形成,这是“失”。
所有的战争(或冷战),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战胜敌人并强大自己,如果在战胜敌人的同时自己也被削弱,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就不是完全的胜利。所以有人认为解体苏联是里根的功绩,但也有人认为里根并未获得完全的胜利,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过于如此。
但后一种说法有点马后炮,更多是用于事后总结,因为旗鼓相当的对手对决时,首先要争取胜利,如果总想着完胜,最终可能连胜利都难以得到。如果任由苏联解体之后的世界格局持续下去,产业就会不断外流、贸易逆差就会不断放大,欧美最终就会不断爆发债务危机,而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不过是预演,最终就会导致欧美阵营的彻底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