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人口最多的地区,就是这种眷顾的结果。可一旦出现拉尼娜年,中国南方和地球上同纬度附近的地区就很容易形成高温干旱。糟糕的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给出自己的预测,拉尼娜将持续到今年冬季,这意味着将出现三重(2020、2021、2022连续三年)拉尼娜年,这让明年继续出现高温干旱的几率放大。
第三,2010年之后中国已经进入了南旱北涝模式,而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非常极端的高温干旱很可能意味着这种模式已经开启了高潮阶段。这一点尤其值得警惕,在上一个南旱北涝周期中(一般认为是1940-1980年)中国出现了多次严重的干旱并导致饥荒,1942-1943年的河南大饥荒、1946年南方大饥荒、1959-1962年的三年全国性大饥荒、70年代初期的华北大旱都与此有关。
为什么中国有“南旱北涝”和“南涝北旱”模式七十年的转换规律?按目前的理论,高温干旱的爆发与地球能量的释放紧密相关,“南旱北涝”和“南涝北旱”的周期性转变意味着地球能量释放模式的转变,一旦进入新的模式之后就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过去两年高温干旱的大爆发意味着目前的地球能量释放模式开始进入高潮阶段,这可能会造成比较长期的高温干旱。
当然,连续三年尤其是三年以上严重的高温干旱是小概率事件,像崇祯大旱(1637-1643年)那样持续七年是更小概率的事件,可我们也不能把去年北美千年一遇的高温事件和今年欧洲与中国极端的高温事件仅仅当成是偶然事件,这也可能是天相的一种预示。
全球化解体、战争和对抗时期的到来导致全球产业链加速断裂,再加上能源危机,将让全球经济进入长期低迷,或许这就是任正非高喊“活下去”“将寒气传递给每个人”的原因,但如果再爆发大饥荒,“活下去”就不再是华为一间企业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