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很来劲,有事没事就来查中国在印企业的水表。
一会儿说什么逃税,一会儿说什么中国企业如何如何有经营问题等等。
一时间,仿佛风雨飘摇,也让很多出海的中国企业更加关注越南投资的价值。
首先,这体现了印度是一个营商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要知道,我们鼓励外资,这是多少年没有变化的,然后才是逐步让他们跟中国民企同一个待遇。
可问题是,中国去印度才办了多少厂?手机行业是有几个,看上去也符合莫迪要发展手机的战略。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产业链要从别国手中接过来,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人家过来办几个厂就算成功了。
工厂只是整个产业链中非常小的一块,还有设计、研发、设备、核心零部件、专业化上下游打通的供应链管理知识、核心队伍的培养。所有这些都是起码等同于工厂的重要性的,否则难以为继。
中国的做法是,把人家外资牛逼的引进来,让外资订单先行帮助我们把核心的本土供应商队伍培养起来。像苹果的供应商、富士康的供应商、特斯拉的供应商等等,都是先这么做。紧接着,中国才会扶持自己的手机、代工、电动车企业,从模仿、改良到直接跟这些外资PK。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你有了上下游各路供应商,你的整个产业链其实就已经搭建起来了。最后无非是把中国版的苹果、特斯拉培育出来,就可以顺顺利利整个产业链整合,到了这步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国产替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