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伴随着欧洲的殖民入侵,非洲农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作物耕种不再解决当地的温饱问题,而是为欧洲国家的生产和日常生活提供原材料,比如磨咖啡的可可,做调味料的芝麻,棉纺织业用的棉花。
其中,棉花种植在非洲农业生态大换血中滋生的血泪史,当属最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棉纺织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作为发源地的英国虽然纺织技术秒天秒地,但有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棉花是亚热带种植物,而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寒冷潮湿,并不适合搞棉花。所以,英国纺织业的原材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高度依赖海外进口。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国每年的棉花消耗量为20亿磅,80%来自美国,15%来自埃及,剩下5%来自其他国家。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棉花出口顿时锐减八成以上,引发欧洲棉花价格暴涨,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出现原材料危机,英国损失尤为惨重,棉纺企业至少倒闭四成以上。为此,英国迫切地需要新的棉花供应地,而且最好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
很显然,同样属于热带地区,土地肥沃而广袤的非洲,自然而然地成为最佳的替代地。
在非洲大部分地区,棉花既不是刚需种植物,也不是传统种植物,思想保守的当地农民肯定不愿意去做。
但殖民者从来不会尊重奴隶的意志。1910年,英国棉花种植协会与尼亚萨兰殖民地,即现今非洲东南部地区,联合推出棉花种植法令。根据规定,如果非洲农民不愿意按照政府的要求种棉花,则要么送到白人种植园,要么直接送进矿山挖矿。
这两种选择在当时跟送命没啥区别:去白人种植园,吃住环境又不好,动不动还挨鞭刑伺候,很少有人能从里面活着退休;去矿山更惨,一天工作时长差不多十八个小时,稍微有点严重的感冒或生病,立马处理掉。再加上原本种植高粱的肥沃土地都被政府改梁换面,农民们没得选,只能种植棉花。
棉花种植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从种植到修剪棉苗再到除草和摘采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时间花费又格外的长,每公顷棉花投入的时间短则一百来天,长则185天,这意味着非洲农民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培育粟类和高粱等种植物了。他们不得不改种生长周期短和劳动力投入少的种植物,比如成熟更高且收割季节早于棉花的玉米,但玉米抗旱性差,在炎热环境中不利于储存,营养成分还少得可怜。
除了棉花之外,殖民者们还根据不同地区的气温地质条件,大规模推行单一的原料类种植物,比如西海岸专门搞可可豆和咖啡豆,东非沿海专门搞丁香花和剑麻,内陆专门搞茶叶。
久而久之,非洲农业结构彻底转化为发达国家小资生活调味消耗的原材料供应市场,粮食类作物越来越少,饥饿指数越来越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主义表面上是终结了,但英美企业仍凭借着殖民时代遗留下的裙带关系,在非洲各地大肆兼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