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贡献不了原料,又不被允许生产大多数核心部件,被莫迪寄予厚望的“印度制造”体现在哪里?
这不就意味着,用着印度的土地和廉价劳动力,却独独造福日本的承包商和原料商?
所以印度方面看明白这个问题后,从上到下都缺乏足够的动力强推高铁项目,尤其是现实中已经这么多困难,更缺少攻坚克难的决心。
2020年7月,面对NHSRC仅完成了64%的征地,项目推进明显不力、2023年完工几无可能的局面,印度铁路公司却直言,没有与日方重新谈判其条款和条件的打算,更表示当前不是审查成本的合适时机。
日印双方对这项目都没啥动力,再拖个十几年怕也是毫不意外。
印度网友对此也是说三道四,不看好的态度是基本盘。
有人认为,该高铁项目并没有给印度和日本带来“双赢”。
有人认为印度制造正在大批量培养傻子,印度高铁项目应该改名叫“印度生产傻瓜计划”。
更重要的是,高铁项目在价格方面对印度老百姓的吸引力并不大。
根据艾哈迈德阿巴德研究所的一项报告,该高铁项目要想实现收支平衡,换言之起码不亏钱,至少需要每天有10万名乘客选择高铁,票价约为2500-3000卢比。
问题是,根据现有的火车票价,从博伊萨尔(高铁经停地)到孟买,乘坐普通火车往返只要50卢比(约5元人民币),高铁修好后票价将高出好多倍。
要知道,从孟买到艾哈迈德阿巴德的全价机票也不过是2500卢比,几百卢比都是常事儿,如此高的高铁票价,与机票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比打折机票还贵,人均GDP每年只有2000美元的印度老百姓怎么坐得起?
有这个钱,老百姓为何不去选择更省时、更高效的飞机,而要浪费时间去坐高铁呢?
每当印度有大型基建项目上马,就会出现各级政府、当地农民、环保组织、工会等轮番上阵、争吵不休的奇景,而印度的效率低下、做事拖沓、体系混乱也会体现得淋漓尽致。
某位日本网友的话一针见血,大概再过20年,也无法完成被日本政府誉为“象征日印新时代的旗舰事业”的印度高铁项目。
既然明知是火坑,当初又为什么要跳呢?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