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工期一拖再拖导致工程费用不断膨胀,双方都渐渐觉得承担不起、压力巨大。
一开始,日本政府为了咬牙拿下印度高铁项目,就在估算总工程费的环节动了手脚,故意往低了报价,想以价格优势在与中国的高铁商战中占得先机。
印度人性格中的“耍小聪明”、“将就”和“凑合”心理,也就是普遍存在的Jugaad,也在高铁建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求精益求精、加班加点完成工期,而是因为各种主观或客观原因推三阻四、把“差不多就行”发挥到最大,可谓专治把“追求严谨”挂在嘴边的日本企业。
日本政府最开始核算的总工程费用是1.68万亿日元,但由于施工被一拖再拖,2023年完工压根没戏,2028年完工仍没多少人相信,由此而来,工程费用不断上涨,截至2022年6月已膨胀至3万亿日元左右。
更奇葩的是,印度为了避免高铁与牛羊等家畜碰撞,要求重新修改高铁线路的高架化设计,甚至要求因修改线路产生的费用必须由日方全部承担,不愿当冤大头的日方为了缩减费用,要求由印度企业而不是日本企业来负责土木工程项目。
即便如此,也阻挡不了项目投入一涨再涨的趋势。
加之印度卢比和日元之间的汇率差逐渐扩大,这也客观上导致高铁项目成本进一步上涨。
尽管在做宣传的时候,该项目限定了50年的还款期限,且贷款利率仅为0.1%,似乎物美价廉,但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免费的。
假如以现状进行推测,印度每年的通胀率平均是3%,而日本的普遍通胀率为零,那在默认情况下,卢比会每年贬值3%,而日元的价值没有受到侵蚀。
那岂不意味着,如果卢比将在二十年内贬值60%,那恒定88000亿卢比的贷款,在20年到期时岂不会上升到15万亿卢比以上?
何况这次的借款期限是50年,这样算下来,还款年限越长,印度要还的就更多。咱本来就穷,这还怎么还得起?
反过来,被印度拖得没脾气了的日本,对印度高铁这个“烫手山芋”的兴趣也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