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毛提到:利用香港地位,对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的发展再作最后决定。
十多年后,很多人才明白这一步的未雨绸缪。
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被苏联孤立,在国际上陷入极其被动的状态。
这时,香港成了新中国与外部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
依靠香港这一桥梁,新中国得以能够与其他势力沟通,缓解外交冰冻。
没有一味的追求蛮干,否则只是多了一个毫无价值的内地之城,却少了一座连接中外的国际都市。
这种远见和眼光,为新中国沟通海外关系留下一个气孔。
3.独特香港:为抗战保留火种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
当时,除了香港,内地到处硝烟弥漫、战火纷飞。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香港是最后一片宁静之地。
因此,香港成为诸多文化名人避难的首选地。
梁漱溟、茅盾、戴望舒、萧红、邹韬奋、郭沫若、邵荃麟……相继南下香港,香港为内地一大批文化精英提供了庇护。
这些文化名人汇集香港,香港成为中国抗战前期的文化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