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魔幻的是,制裁战打到现在,反而打出了一种“全世界制裁欧盟”的感觉——德国西门子将俄欧北溪管道的配件送去加拿大维修,结果因为加拿大的对俄制裁,配件拿不回来了。俄罗斯一看,好啊,咱们也来一波反制裁,于是借着这个话头儿,把北溪管道一掐,趁势将供欧天然气削减60%,欧盟天然气价格应声大涨!不靠俄罗斯,找别家行不行?
当然可以!德国找到了天然气大户卡塔尔,但人中东人做生意多精啊,眼看你欧盟走投无路,当场巴拉巴拉提了一堆条件,比如合同一签得多少年起步,价格要跟着油气市场涨跌,不能转卖其他欧洲国家等等,这霸王协议,德国人也不敢签啊!
中东大户靠不住,靠美国总可以吧?毕竟,拜登4月访欧的时候,刚拍着胸脯签了份儿“天然气马歇尔计划”,而且作为铁盟,关键时候可不得义字当头嘛。只是万万没想到啊,美国人更不要脸,在俄罗斯掐住欧盟天然气的艰难时刻,美国墨西哥湾一处天然气码头直接爆炸了,人倒是没伤着,但这个码头是输欧枢纽啊,年底之前反正是修不好的,所以拜登承诺出口欧洲的LNG,对不起,送不了!这一炸之后,欧洲天然气价格再次飙涨,但因为这部分天然气不出口了,美国市场人心大定,能源价格马上就降了......总之,作为全球最大的发达市场,欧盟现在已经因为制裁,陷入了谁都可以拿捏的境地,俗称,小肥羊!
自然的,这种窘境传递到经济上,从政府、企业到老百姓,谁的日子都不好过。日子一紧,欧洲人也开始反思了。根据欧盟外交委员会最近亲自做的民调,有35%的欧盟代表认为,应该不惜代价逼着乌克兰快点求和,哪怕割地;只有20%认为应该支持乌克兰打持久战。其中,在德国、法国、意大利,支持乌克兰投降的比例分别高达49%、41%、52%——三巨头最近访问基辅是奔着什么去的,还有为啥司机为啥态度冷淡,就都藏着这个数据里了。
顺着这股潮流,更进一步的,很多人已经开始把矛头对准始作俑者的美国。克罗地亚欧洲议会议员科拉库西奇,就是说欧盟是美国第51个州,还没有投票权的那位,他就说了,欧盟的对俄政策,包括削减俄罗斯能源进口、增加国防开支、实施多轮制裁,“基本上承担了华盛顿反对克里姆林宫的主要代价”。
戴高乐的孙子也说,美国想挑起东西方之间的新对抗,唯一目的是削弱和分裂欧洲,将美国的指令强加给欧洲。这些言论在网络上衍生了广泛的讨论,基本上都是对美国没好气的——
俄罗斯看出了其中的门道。说别看美国明着是宣布对中俄发起“十字军东征”,但暗地里目标之一却是欧盟,欧盟国家在美国霸权压力下实施对俄制裁,无异是“经济自杀”。俄罗斯驻欧盟代表还把许久没提的“北溪-2号”搬出来,说“在最近的事件背景下”,给“北溪-2”画上句号“为时过早”,这话背后的潜台词,可就深了。中国也看出了其中的门道。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公开呼吁欧洲“强化战略自主”,说欧盟作为多极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就是美国担心“制裁过度”的第二个原因——继续制裁下去,美国经济承压是一回事儿,更坏的可能,是欧洲跳反,大西洋联盟继续分裂,甚至打到最后,反而让美国陷入了孤家寡人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