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中国,建国前还是个半殖民地国家,建国后也是一穷二白,几乎没有任何科学技术的沉淀;除了 50 年代,短暂地通过苏联的援助,而接触到一些工业技术外,其他技术尤其是尖端科技,几乎全部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不断努力探索而积累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更是世界上最自强不息的民族之一;因而,我们才敢于说:让他们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如今,经过数十年的奋发图强,中国不仅在很多工业领域,追上了西方国家的水平,甚至于在当前热门的可控核聚变、航空航天、量子通讯、物联网、智能制造、人工智能、5G 技术、无人驾驶等领域,已经开始领跑世界;中国未来的工业发展,再也不会面临技术短缺和科技落后的局面了。
第三,市场;现代的任何工业产品,从其诞生、培育到成熟,必定需要一个过程,必须在市场的竞争环境中,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对于大工业生产而言,在该过程中,最核心的关键要素就是规模效应,必须要保证有足够的产量,而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市场来容纳;而所谓的市场大,并不仅仅是指人口多,尽管人口是一个重要因素;大市场是指市场对于工业品的容量和消费能力;也就是说,只有富裕的人群才能具有购买力,才具有工业品的消费能力;因此,真正富裕的国家,依然是早期的那些工业国,所谓的大市场都在欧洲、美国、日本、苏联;因而,就算第三世界国家拥有大量的人口,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事实上,市场是非常狭小的。
过去,我们中国也一样,尽管有超过 10 亿的人口;但是,由于我们那时非常贫穷,对于昂贵的工业品,只能望而却步,因此那时的中国市场并不大;但是,当我们用 30 年完成了全产业链构建,并成为“世界工厂”后,中国本身的市场,就跃升为了世界市场,而富有的中国人,更是将中国塑造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这一市场,不仅拥有十几亿的人口基数,更是由于中国当前已是全球第一大工业生产国,还在源源不断地产生着需求;因此,在中国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下,任何一个产业或产品,只要能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那么他就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这个市场优势,是其他任何国家都无可匹敌的。
第四,土地;如果仅仅是一家企业,那么所占区域大的不过几万十几万平米,随便哪里都可以建厂;但是,如果是一个工业区,那么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比如苏州工业园区面积就达到 278 平方公里,而如果像深圳这样的特区,那面积达到了近 2000 平方公里;因为,现代大工业为了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业链匹配度,都要尽可能地缩短空间距离;唯有如此,才能将整个产业的配套和效能发挥到极致,使之具备国际产业竞争力;
然而,土地这种人类史上最珍贵的资源,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取的,但却是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并希望永久占有的;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土地基本上都是私人所有;想建立大规模的工业区,恐怕光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地主关就过不了;政府想要征地,轻则蜕掉几层皮,重则会把规划中的工业区,肢解得七零八落;因此,我们才能经常看到英美等国家,即便想建条高铁,在论证了十几年路线改了 N 次后,结果还是无法绕开某些地主而无法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