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半个世纪过去,
诺贝尔奖评审情况才得以解密,
原来,
一是因为赵忠尧是中国人,
当时西方对中国人很是歧视,
认为中国不可能有如此杰出的科学家;
二是有两个外国学者进行类似实验时,
没能获得赵忠尧所发现的结果,
诺贝尔评审会就对他产生了质疑,
可后来证实,这两位学者,
一个是方法做错了,另一个是仪器问题。
这是历史的巨大不公!
从20世纪80年代起,
杨振宁、李政道和丁肇中,
都做了大量的调研、考证,
充分肯定了赵忠尧的成就。
李政道曾说:
赵老师本来应该是第一个,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国人,
只是由于当时别人的错误,
把赵老师的光荣埋没了。
后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丁肇中,
在领奖时,也忍不住为他抱不平:
要不是赵教授在30年代发现,
正负电子湮没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就不可能有正负电子对撞机,
也就没有今天的物理研究。
当年年仅28岁的他,
本应是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
却因他人的偏见和过错失之交臂,
曾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委主任,
瑞典皇家学会的爱克斯朋教授,
在解密诺贝尔奖评选过程时曾坦言:
这是一桩遗憾的、没法再弥补的疏漏!
这段近代物理学研究史,
至此形成公论,西方媒体甚至报道:
赵忠尧才是所有物理学家心中,
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得主。
“世界欠中国一个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