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高手对决,没有了闪击取巧的可能,也不搞那么多花架子。双方努力的方向都是制造业这个实力的根基,这等于比内功了。只不过中国是专心想发展,更关注如何超越自己;美国是一心想破坏,琢磨怎么遏制对手发展。
以制造业为中心,中国的去美国化(极端条件下可能不得不升级为去西方化)和美国主导的去中国化的博弈,这才是大戏。百年变局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去美国化和美国主导的去中国化谁先完成。
美国要在中国完成产业升级之前,利用手中的高科技和高端产业优势,从供应端把中国产业升级阻止在半途,再用市场的优势,把替代性强的中低端产业链转移出中国。中国在美国能够完成美欧、日韩和东盟、印度的产业链形成对接,具备对中国制造业的代替条件之前,完成对西方控制的高端主要产业的替代竞争,是瓦解美国这一遏华战略的最好应对之策,似乎也是唯一有效的应对方法。
美国从制造业下手,对中国釜底抽薪,美国最近的很多外交动作,都围绕此目的。现在,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美国在日本启动“印太经济框架”。
接下来,需要关注美国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进展情况。3月31日,德国财政部部长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呼吁欧盟和美国进行新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我们应该恢复关于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特别是在现在的危机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与世界各地与我们有着共同价值观的伙伴进行自由贸易是多么重要。”这是欧洲的主要国家在谈了七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被无限制搁置后,主动提出与美国重启自由贸易谈判,而且强调共同价值观。但凡美西方政客强调共同价值观的时候,那就是要用政治标准划分阵营。
“印太经济框架”侧重于从供应侧实现几个目的:1、联合日韩等盟友,利用芯片供应链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同时阻止中国的芯片替代战略;2、联合印度和东盟国家,在中低端产业实现对中国的替代。3、未来还要把欧洲的高端产业链跟“印太经济框架”对接,形成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包围圈。
欧美自由贸易或类似协定,重点是利用美欧的市场规模优势,按照价值观划线,从需求端给中国制造业设置障碍。如果再与日欧自贸区对接,美国、欧盟、日本超过全球55%的三大经济体,将实现一体化贸易联盟,加上“印太经济框架”,现行世界贸易体系的重构就差不多完成了。4月份,英国外交大臣特拉斯警告中国时,就是用西方七国的经济占世界一半规模作为阻止中国崛起的主要威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