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先看现实利益
从纯粹的地理角度看,芬兰环境较为恶劣。冬季极夜漫长,土地常年冰冻,且多被森林、湖泊覆盖,可耕种的土地很少,除肉、蛋、奶之外,农作物、蔬菜、水果等几乎全靠进口。但经济层面非常富裕,人均GDP高于欧盟平均水平。
各类排行榜上,芬兰的幸福指数都很高。主要有两个原因:原因一,芬兰地广人稀,资源丰富。38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只有500多万人口。境内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整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约80%。芬兰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并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另一个原因是,芬兰在高端制造方面也表现不错。别看芬兰人口很少,但也搞出来诺基亚那样的巨头。在智能手机之前,诺基亚就是手机界的天花板。
此外芬兰在旅游、游戏、通讯等方面表现也不错。对于一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来说,这些产业足以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但芬兰并不是一开始就富有,最初也很穷。它是怎么富起来的呢?时间回到二战末期,苏联在战场上已经对德国取得压倒性优势。
芬兰由于曾经受过德国的帮助,日子过得战战兢兢。1944年9月19日,苏联和芬兰缔结《苏芬停战协定》。苏联要求芬兰在割地的同时还要向苏联赔偿6亿美金。芬兰当时穷得叮当响,根本赔不起。后来在英、美的斡旋下苏联同意把赔款数额降到3亿美金。芬兰仍然赔不起。
最后苏联又打了折,降低到8年赔2.26亿美元。芬兰还是赔不起,但也不敢说。最后芬兰用了两招才算过关。招数一,芬兰举国上下,勒紧裤腰带,有人甚至把婚戒捐献出来。
招数二,进行深度经济改革,随后便开始大力发展造船业和加工业。西方看见芬兰如此硬气,明里暗里去输血支持,帮助芬兰完成工业发展的原始积累。后来芬兰在和西方的贸易中,逐渐发达。一方面是苏联要吸血,另一方面是西方输血。
芬兰倒向西方也就不足为奇。二战之后的冷战时代,芬兰是中立国。虽然芬兰偏向于西方,但由于离苏联太近,苏芬战争实在是太惨烈,又不敢和北约走近。苏联解体之后,芬兰还是中立国;虽然没有加入北约,但加入了欧盟,经济迎来另一波增长,搞出一批高科技企业。
所以从现实利益看,芬兰是靠西方富起来的,自然是偏向西方。按道理说,芬兰可以继续当一个富裕的中立国,为什么要加入北约呢?这就牵扯到地缘博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