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如何?
从2016年赴美测试开始,MRJ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大大小小的项目修改超过900多个,经常是修改完一个问题就引起更多的问题,研发费用也飙升至最初估值的16倍!
2020年10月,实在不堪财政压力的三菱重工,宣布冻结国产支线客机的相关研发,MRJ项目正式下马。相较之下,只比MRJ起步早一年的中国ARJ21支线客机,却在MRJ下马的那一年投产第二条生产线,累计交付总量达到46架,载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你看,日本搞一个技术含量比大型窄体客机低很多的支线客机,而且还有美国的倾力扶持。即使如此,还是搞失败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航空工业准入门槛之高,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转的,更说明中国能做出C919,且把本土化率做到了60%,是一个极为了不起的成就。
恰如波音前副总裁所言:
如果人们都可以把买来的零部件组装并让它飞起来,全球就不会只有两家大飞机制造商了。
而我们的商飞正在打破这一局面,继波音与空客之后的全球第三家!
谦虚,不是一昧抹黑,更非PUA式的贬低。真正的谦虚,是能准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自己合理的看法。C919从2007年立项,2008年研制,2017年首飞,2022年投入商业运营。这长达十五年的空中大突围,中国航空工业筚路蓝缕,历经坎坷,才有了今天快要成型的三分天下,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骄傲的成就,但缺点和隐患是毫无疑问存在的。不过不是国产化率和某些钻牛角尖的人所苛求的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从来不是制约C919腾飞的绊脚石,长江1000发动机的技术目前很成熟了,换芯是迟早的事儿。国产大飞机的缺点和隐患在于,一方面C919是大型窄体客机,离技术梯度更高系统集成难度更大的大型宽体客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另一方面,美国看见中国C919蓄势待发后,已经有换道竞赛的想法了:2021年初,为支持飞机制造商开发新一代超声速客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批准厂商在本土上空进行超声速试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