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校,自身实力有限,原本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国外留学生。
为了增加吸引力,这些高校,便故意降低门槛,放弃底线,甚至异化成了谄媚。
唯指标办学,对中国高校无疑是有害的。
去年3月发生的“新疆棉事件”,暴露了“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的真面目。
BCI全称是“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自诩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
它制定了相关标准,要求会员必须使用他们认为符合标准的棉花,才能使用BCI标识。
除了所谓的“环保标准”,BCI鼓吹所谓的“提倡体面劳动”,该组织凭空捏造新疆棉花生产中存在“强迫劳动”的谎言,借此封杀新疆棉花。
制定标准,颁发标识,本质是掌握了话语权,借此推行自己的主张。
如有不顺从者,封杀之。
那么问题来了,掌握大学好坏标准的国际大学排行榜出品方,会不会借机推行自己的主张?
显而易见,中国高校要想获得更高的排名,必然要顺从标准,接受指导。
如果中国高校的发展战略方向,接受国外机构的“指导”,那么,可能会危害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安全。
最后,有可能沦为“教育殖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