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简单的例子,在长时间的高通胀背景下,CPI涨得越厉害,人们就越担心货币贬值,所以就会盲目扩大消费,甚至是借贷消费。
由此带来的后果一方面是货币需求的扩大促使央行发行更多的货币继续推高通胀水平,另一方面居民和企业为防止资产贬值,
在消费时多会集中于股市、房地产这类跟随通胀上涨的固定资产,于是资本市场的泡沫越吹越大,从而为更严重的危机埋下祸根。
这与美国当前的现状何其相似?近两年的货币大灌水,并没有在根本上遏制经济衰退,反倒是物价水平一波接着一波地涨。
根据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的民调显示,过去半年,美国人对房屋汽车和家庭耐用品等三大主要支出类别的价格预期大幅下跌,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在1974年。
面对如此愈演愈烈的经济困境,4月22日,深知货币政策局限性的美联储前主席现任财政耶伦再次表示,有意削减特朗普政府对华征收的额外关税,以帮助美国缓解通胀压力。
但问题是有用吗?古人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答案,或许能够从五十年前同样的大滞涨时代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