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认为,背后至少有三点原因。
其一,胁迫中国。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打得怎么样。
在3月中美领导人会面那会儿,西方的制裁手段已经用尽,却并没有如预计那样伤到俄罗斯的根本,俄乌战事胶着,美国的应对有点后继无力了。
当时美国最担心的,就是中国会给俄罗斯提供经济或者军事支援,帮助俄罗斯缓解制裁压力,于是拜登加大了对中国的施压,希望最大程度上争取中国的中立、最大程度上孤立普京政权。
但这种“施压”底气不足,属于调门高、身段软,其实还是以“争取”为主的。
比如在“扬沙会”之前,沙利文主动“辟谣”,否认美国自己放出的“中国知道俄罗斯动武而不劝阻”的说法,称中国可能并不完全了解情况,言下之意,中国不是与谋者,是可以保持中立立场的。
再比如在白宫记者会上,美国媒体问,怎么认定中国是不是在援助俄罗斯?白宫方面一副息事宁人的样子,说这事儿我们通过“私下外交渠道解决”——私下解决,这就是“劝”,而不是“威胁”了。
一直到中美领导人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含蓄”地批了拜登一顿,说中美关系在你手上比在特朗普手上还要差,你知道什么原因吗?主要就是你们“美方一些人”没有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没有把你的积极表态落在实处,干说不练假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