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中国严重缺乏大飞机,特别是重型军用运输机和民航客机的开发经验,就连运-20都还没有完全国产化,更不要说建造安-225这种巨无霸了。即使是拥有安-124大部分生产线的俄罗斯,如今也无力恢复生产,这可不只是钱的问题。不过,中国对于安-225这种级别的重型运输机,真的没有一点需求吗?也不尽然。
正如前文所说,如果只是背负航天飞机,安-225根本不需要做的这么大,波音747级别的飞机也能完成这个任务。之所以设计这么大的飞机,一个重要目标是背负“能源”号运载火箭,从制造厂飞往发射场。虽然历史上安-225从未执行过这一任务,但理论上确实有这样的能力。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将运载火箭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必须通过海运的方式,如果海况不佳,还可能对任务进度造成影响。但如果能用运输机背负火箭运往发射场,就能极大提高发射效率。
不过,对于航空工业极度发达的苏联来说,基于成熟的安-124,建造安-225这一级别的飞机专门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并不困难,但中国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能力,专门研制一种重型运输机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即使未来中国决定开发安-124甚至安-225级别的运输机,恐怕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安-225,这架承载着人类航天梦想的飞机的故事,从此走向了终结。安-225是一架伟大的飞机,也只有一个伟大的国家有资格拥有她。这个国家不是乌克兰,也不是俄罗斯。或许安-225并没有死,她只是和“暴风雪”号一样,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而已。而安-225未能完成的“梦想”,也终究会有后人来继承。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