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后,学校教育进一步成为教育的主战场,加大教育投入、增加中小学编制员额,特别是专任教师的员额,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从教育导向看,“双减”之后,中小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及目标并没有根本改变,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工作的期许也就没有改变,甚至更多、更强烈了。以往课外培训机构承担的学生精力、家长压力,转到了教师身上。为了提升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付出更多的精力。
正常的教学任务和日常管理且不说,日渐普及的学生课后服务和素质拓展,让老师的在校时间大大延长。民进中央就指出,不少一线教师在岗时间达10—11个小时以上,较“双减”政策前明显延长。“双减”政策实施后,教师工作责任大、节奏快、任务重,教师普遍反映精神压力较大。
再就是,过度“规范化”导致的形式化检查、填表,各种跨界下发的非教学教研任务等,让一线教师疲于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