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踢”与“不踢”,谁说了算?
研究经济制裁风险防范体系建设课题的专家孙才华表示,SWIFT系统虽然表面上是一个金融信息传输平台,但背后却是美国、欧盟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美国和欧盟金融制裁的威力根源于美元和欧元在全球经济、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
目前,SWIFT由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中央银行共同监管。除在比利时的总部外,SWIFT还在荷兰和美国分别设立了交换中心。
但在日常运作上,由董事会进行管理,董事会设有25个席位,每个席位每隔三年会轮换一次。美国、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瑞士各拥有两个董事席位,其他会员国最多仅有一个董事席位,大部分国家则没有董事席位。
有观点认为,由于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美国对SWIFT支付系统的话语权相当高。也就是说,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控制SWIFT系统。
过去,SWIFT曾拒绝对某些国家实施禁令的呼吁,称自身中立。但近年来,SWIFT多次成为美国对他国发起金融制裁的工具。
2012年,随着伊朗核计划紧张局势加剧,欧美切断了伊朗4家主要银行与SWIFT联系。该年伊朗GDP增长率从前一年的2.7%跌至-7.4%。
2016年,不再列入国际制裁名单的伊朗银行重新与 SWIFT联网,但外国银行仍对与伊朗交易持谨慎态度。
2018年,伊朗50家银行再次被禁用SWIFT,该年GDP增长率从前一年的3.8%降至-6%,次年以原油为中心的出口下跌60%以上,货币里亚尔暴跌至制裁前的1/6,导致国内恶性通胀,伊朗不得更换发行新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