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进行了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改革,拆解长期阻碍工业自由发展的许可证制度,使印度汽车、电子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市场竞争力。
然而,印度长期处于资本紧缺状态,但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匮乏的一般劳动力却是富余状态。
因此,印度政府应利用其比较优势——丰富的低技能劳动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轻工业,并借此逐步积累资本,再逐步将产业升级为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和附加值更高的尖端轻工业。
在诸多压制印度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桎梏中,劳动力市场是最主要的一个。在印度极为复杂、低效、落后的劳务市场中,企业雇佣低技能劳动力成本过高,是使印度失去国际竞争优势的核心原因。
从英印殖民时期到上世纪70年代,印度先后颁布50多部涉及劳工、劳动的法律。各邦政府又在联邦法律的基础上,推出本地法条,又形成了数百部地方性法律。
此外,印度法律对解雇、工作环境方面也要进行事无巨细的“指导”,大幅提高了企业用工成本。例如,印度《工业纠纷法》规定,对于规模超过100人的企业,解雇工人需要政府审批,在现实中政府受工会压力往往不会通过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