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苦恼大多来源于家乡的习俗,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道德绑架”。有人表示,本该是开开心心回家过年,结果一想到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是年终奖,颇感压力。
年即将过完,不少年轻人在网上哭诉“过年花钱如流水”。一位网友算了算这个春节的账:过年补贴家里5000元、包红包7000元、给爸妈买礼物2000元、应对突发情况3000元,“假期剩两天,余额剩200。”该花、不该花的钱,最后还是得花。
百节年为首,图吉利、讨彩头无可厚非。不过,礼物也好,红包也罢,都是在春节表达爱意的工具,不该成为枷锁。
过个年,“几万元没了”
深燃和多位在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年轻人交流,总结出回老家过年的几大开销:孝敬父母、走亲访友、人情来往、买年货、压岁钱。
对于刚刚结婚三年的杨霄来说,她和爱人要承担的过年开销又多又杂,还是双倍。“我每年过年要给爸妈买全套新衣服、置办年货。”杨霄算了算,加上给爸妈一人1000元到2000元的红包,和给亲戚小孩的压岁钱,花费肯定过万了。杨霄爱人那一边,也同样要支出上万元。
压岁钱,是杨霄和爱人最为头疼的环节。杨霄向深燃总结,给压岁钱分为主动和被动两部分。“主动的,是给我们俩各自家中最亲的小孩,分别有3、4个小孩要给,加起来有4000块钱。”她表示,主动给的压岁钱,加上给父母的钱,本就在家庭支出的预算内。
被动的压岁钱,则给杨霄和爱人带来了不少压力。“回老家经常会有不是很熟的、甚至都叫不出称呼的亲戚也来拜年,一人带几个小孩,对于刚结婚的小两口来说,不给压岁钱又说不过去。”杨霄还记得刚结婚的那一年,爱人作为新女婿上门,“来了10多个小孩,寒暄一小时,花出去20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