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接受新华社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采访,介绍今年周边外交进展。
王毅表示,今年对于中国和亚洲国家来说,是进取和收获之年。中国与东盟关系提质升级,在抗击疫情中同舟共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生效,双方数字经济、蓝色经济、绿色经济合作加快推进,互联互通全面提速,中老铁路顺利通车。南海问题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框架下得到有效管控,航行和飞越自由也得到依法保障。在阿富汗、缅甸等热点问题上,中国与地区国家密切协调,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纵观全球,亚洲仍是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这一局面来之不易,是中国与地区国家多年来精诚团结、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各国倍加珍惜。同时我们也看到,本地区局势正面临新的挑战,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趋势:一种是以互信合作共谋发展繁荣,一种则是以“筑墙”“脱钩”制造分裂对立。对此,亚洲各国应该擦亮眼睛,站稳立场,作出符合自身根本和长远利益的正确选择。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域外国家在这一地区挑动阵营对抗,把亚洲推向新的冷战;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域外国家在这一地区另起炉灶,破坏既有的区域合作架构和一体化进程;我们决不能允许任何域外国家在这一地区挑起军备竞赛甚至核武器扩散,威胁亚洲的安全与稳定。
纵观2021年,世界政治之暗流依然汹涌,然而波涛之间的浪花却吸引着我们望向2022年的世界格局变化。继2020年捷克参议长公然访台之后,立陶宛先是宣布退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17+1”合作机制,而后又纵容台湾当局在其首都设立所谓“代表处”,最终导致双边外交关系直接降为代办级。
随后,2021年12月,立陶宛、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的几个议员又不顾反对,强行赴台参加所谓的“国际会议”。中东欧部分国家的部分政客无视中国与中东欧良好发展的长期利益,严重扰乱和损害双边关系发展。
然而,中美洲地区的政治变化正在发出积极信号。中美洲是台当局所谓的重要“邦交”阵地,也是受其高度重视的地区。不久前,洪都拉斯左翼领袖希奥玛拉·卡斯特罗赢得了总统大选,选前曾高调主张与台当局“断交”。就在各方观望洪都拉斯政府的态度走向之时,尼加拉瓜外交部又断然宣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日起与台湾断绝所谓外交关系。
此时,正值美国在虚拟客厅举行所谓“全球民主峰会”的盛宴,其后花园的中美洲就开始频传“火情”。从中可以看出,中美洲和中东欧在同一历史时期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外交倾向,其背后的动因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