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防止大拆大建:老破小的未来悬了
大拆大建的时代即将过去,老城区、老旧小区大规模拆建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随着房价上涨,城中村改造、老城区改造持续推进,房价也随之水涨船高。大拆大建模式,让许多城市原住民尝到了一夜暴富的甜头,但房价的狂飙突进、历史文化破坏等问题备受关注。所以,前不久住建部曾发文要求:
防止大拆大建,严格控制老城区改扩建、新建建筑规模和建设强度,不大规模、短时间拆迁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
所以,未来老城区将不会再出现大拆大建的情形,一些大规模的旧城改造项目可能就此搁浅。至于老旧小区,也早一改棚改等大拆大建的模式,以微改造为主。与大拆大建不同,微改造,主要诉诸于加装电梯、加建停车场、水电煤气改造,回归民生层面,而非房地产模式。这意味着,靠投资老破小寻求拆迁暴富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8:告别“三高”:2/3房企都要消失?
房地产“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模式到了终结时刻,一大批房企无法在大洗牌中幸存。
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是过去20年来房企狂飙突进、地产疯狂造富的源泉之一,也是高房价的主要助推力之一。高负债和高杠杆容易理解,数十家房企净负债率超过100%,通过疯狂加杠杆进行扩张,在繁荣时期可谓无往不利,一旦资金链收紧,债务危机就是最终结果,这正是多个龙头房企暴雷的根本症结所在。高周转模式的代表,当属碧桂园的“456模式”:
拿地4个月开盘,5个月资金回笼,6个月资金再周转。碧桂园甚至一度要求,三四五线城市采用标准化产品,设计院接到营销户配及设计要求后,当天内出图(通宵)。高周转模式,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质量问题。有业内人士曾表示,这几年的房子质量是最差的,并非危言耸听。高周转模式,还带动期房占比的提升,期房越来越多,市场一旦下行,很容易遭遇烂尾风险。
所以,这两年,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房贷“两道红线”、预售资金全面监管模式的先后落地,指向的正是房地产的“三高模式”。一旦三高模式不复存在,房企必然面临大洗牌,这也是万科董事局主席郁亮说的“缩表”,缩表意味着过冬,意味着活下去成了新的问题。黄奇帆曾说过,今后十多年,房企数量会减少三分之二以上。也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