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同志们不努力,而是逆水行舟,难度太大了。
但是,在美国和西方意识形态和舆论不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恰恰是中国的外宣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
此外,美国对其他国家民众认知的影响,并非仅仅通过媒体来实现,而是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美国电影、音乐等流行文化,美国“世界500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等来系统性实现的。
这其实就是一种“大外宣”战略。
因此,中国要想在外宣上有所突破,第一,不能只看美国和西方国家,因为在这些国家,美国和西方的意识形态和舆论本身占有绝对优势,中国想打进去,改变当地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
第二,不能只强调媒体,要有真正的“大外宣”计划,包括留学生、学术交流、培训、互访、资助、合作项目等,以及中国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流行文化的渗透与扩散;
第三,中国优秀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实际上,华为、小米、OPPO、vivo等在国际上有影响力、有高美誉度的产品,腾讯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取得突破的游戏,TikTok在全球超越谷歌成为访问量最大的互联网平台等,都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改善与提升;
总之,我们的目标不能主要想着去改变我们的“敌人”,而要多想想怎么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圈子之外,去发现更多我们的“朋友”。
在广大亚非拉地区,恰恰是我们外宣可以发力、可以见效的地方。我们千万不要觉得,这些国家经济规模不大、国际影响力不强,因而忽视它们,从立陶宛的例子看,一个弹丸小国,如果被美国挑动,也能给中国带来不小的麻烦。中国的外宣,要更多将目光投向广袤的发展中国家,打一场21世纪“从外围到核心”、“农村包围城市”的“战争。
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全世界到最后只剩下“五眼联盟”国家、一些欧洲国家在骂中国,而其他国家都觉得中国很好,我们的外宣是不是已经算得上是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