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全球能源供需失衡,刺激了国际原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持续上涨至历史高位,引发欧美多国能源危机。究其原因,此次危机可谓能源低碳转型带来的一次阵痛。
转型加速了危机
近年来,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的呼声高涨,加速推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进程,受此影响,煤炭下行趋势明显,天然气作为过渡能源比重有所扩大,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比重持续攀升。
“未烧尽的煤”研究组织(Ember)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十大煤电国中已有中国、美国、德国等六国发布了碳中和承诺,目标时间范围为2050至2060年。欧洲走在了能源转型的前列,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已超过化石能源。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统计数据,2020年欧洲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分别占总发电量的15%、20%和41%;同期,美国也在压缩煤电产能,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分别占总发电量的20%、41%和20%。
国际能源署《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预测,如果全球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则近70%的发电量需要来自光伏和风电。能源加速转型为此次危机埋下了伏笔。
一是新能源稳定性不足。风电和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易受风速、温度、光照强度等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对于保障当前阶段的用电质量和电网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困难,相较于化石燃料发电而言稳定性明显不足,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和机制仍有待完善。
同时,在欧美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步提升的背景下,2021年频发的极端天气造成相应能源电力供应紧张。例如,美国得克萨斯州今年初因寒潮造成风力发电机组停摆,部分地区的电价达到9000美元/兆瓦时;英国持续出现超高压天气,英吉利海峡风力不足造成英国海上风电供应不足。
二是化石能源难以有效补位。走向碳中和压缩了化石能源发展空间,全球已有超过100家主要金融机构对涉煤领域制定了严格的资本退出与禁止性政策,极大限制了对涉煤项目的资金投入。
新能源缺失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下经济复苏的需要,致使全球对化石能源的需求陡增,但欧美化石能源产能进入收缩期,老旧产能退出,新增产能受限,造成供给弹性进一步下降,如欧洲最大的陆上气田之一的荷兰格罗宁根气田预计将在2022年停产。
欧美能源自给能力下降,进口需求提升,而作为国际化石能源重要出口方的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伙伴国(OPEC+)未根据市场变化提升增产计划,仍坚持原计划的产量上调40万桶/日。
同时,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出口量也远低于过往年度,欧美能源供需缺口持续扩大,致使欧洲储气量和美国原油库存均处于低位。冬季供暖用能高峰即将来临,短期内改善供需失衡的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