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在军备方面最大的差距,其实不是中国武器装备更先进,而是中国是基本全自主的——背靠全球最大工业体系和高度独立的军工产业,中国的所有武器装备,均由自己生产。这不仅意味着成本更低,更意味着,军工投入实际上是肉烂在了锅里、钱砸进了经济的内循环中——造船的设备是中国制造、用的材料是中国制造、武器装备是中国制造、构件、零部件是中国制造,连给军工厂和配套企业工人、工程师们发的工资,它们上交的税收,最后其实也是落在了自家人手里。
这就不光是降低价格这么简单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开销中的很大一部分,最后都消化在了经济内循环中,所以算大帐的话,中国的综合成本其实是远比账面开支要低得多。
而印度就不行了。印度就没有现代工业体系,军工产业更是烂的一批。所以其之军事装备,尤其是海空军这些高端军中装备主要都是外购——就是本土生产,也基本上只能是造个框架,往里填的还是洋玩意。
而外购,则意味着你的采购资金,大多流入到了别人手里。这种军备来源的差异,极大的削弱了印度持续消耗的能力——同样一百亿军事装备采购,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消耗,和对印度综合国力的消耗,要远超过表面军费的好几个层级。
所以中国不仅国力远超印度,在战争对国家资源的综合消耗方面,也比印度要小的多。从这种分析对比,我们大致可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中印印度洋争端心里有底了,简单地说,就是大致均衡的状态——不排除印度会凭借国际形势和主场优势搞事,但海空军的成本开销不比陆军,印度人命不值钱,死了无所谓;但是以外购为主的高昂军备开销,是支撑不了其长期消耗的。
而中国则可以凭借硬实力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在避免局部争端扩大化的同时,通过拼消耗,来让印度付出其所不能承受的代价,最终力竭而退。简单点说,就是制服印度,让它彻底服气确实不容易,但是震慑,让它不敢轻举妄动,我们还是有能力,有资本的。
(责编: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