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百科中,“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日报》社论曾数次引用此句。例如:1962年印军对中印边境的侵犯,1978越军年对中越边境的侵犯。而网上这句话的讨论更是热火朝天,由于特殊的意义和历史背景,这句话还一度被神化为中国对外动武的征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维护祖国的和平安宁,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犯,中国先后7次对外出兵,并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对外出兵之前,中国总会在自己的媒体之上对于对方发出警告,而警告中最著名的一句话莫过于——勿谓言之不预也,翻译成白话的意思就是:别说我早没告诉你。因此,许多人将这句话视为中国开战的宣告。
那么,这句话真的如同古代侠客的宝剑一样出鞘必见血吗?中国究竟对外发布过多少次“勿谓言之不预”,又有多少次最终演变为战争?实际上,中国发出“勿谓言之不预也”的警告之后,因为对方的执迷不悟,最终演变为战争或军事冲突的,一共有3场。
第1场是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
1962年9月22日,《人民日报》发布了这样一篇社论——《是可忍孰不可忍》。文章先是介绍了9月20号到21号期间印军在边境地区对于解放军哨兵的侵略和挑衅,随后,对于印度政府侵略我国领土进行了严厉的警告。在文章的最后,这篇社论说道: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也正是在这一场战役之后,全世界都知道了新中国发出“勿谓言之不预也”警告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