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东西德统一
二战后,德国政治家艾哈德采用经济学家欧根的思想,实施有效的货币、价格、财政与金融改革,开创了社会市场经济道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德国战后经济崛起以及稳健增长的关键。艾哈德领导的基民盟因此在德国政坛上赢得了广泛而稳定的支持。
到60年代末,这一道路因左翼政党执政而发生了暂时的偏离。1966年,基民盟内部矛盾和财政危机迫使艾哈德辞职。左翼社民党勃兰特执政后不断扩大了社会福利性支出,同时破坏了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制。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后,施密特政府扩张财政刺激经济,进一步拉高了通胀。
1982年,因经济政策分歧,政党联盟倒戈,联邦议会以“不信任动议”弹劾了施密特,基民盟主席科尔出任总理。科尔实施自由主义政策,削减税收和预算,减少不公平的社会福利,遏止公共支出扩张。同时,联邦银行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德国经济重回轨道。从1983年开始,通胀率回落到4%,失业率下降,出口、消费和投资持续增加,1989年贸易顺差高达1350亿马克。这便是两德统一前夜的联邦德国。
时间线走到80年代末,东欧风云突变。1989年11月28日,科尔提出两德统一的“十点计划”。当时,很少有人预料到这一计划在半年后启动。
1990年1月之前,东西德民众支持国家统一,但欧共体多数国家持保留态度,英法明确反对。两德统一可能促使未来欧洲的形势复杂化,也可能促进欧洲一体化。当科尔提出两德统一计划时,随即引发了一场经典讨论:未来究竟是“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
从50年代的欧洲煤钢共同体,到70年代以埃居为单位的欧洲货币体系,再到80年代欧共体国家间要素自由流通,欧洲逐渐走向一体化。在马德里峰会上,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提出货币一体化:建立欧共体经济和货币联盟,分阶段实现欧洲统一货币。当时,联邦德国对此不置可否,法国则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