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到1969年约翰逊下台,是美国强硬对华政策的高峰期,当然也是中美关系中的对立要素表现最充分的时期。即便是在这样一个时期,当炮击金门事件发生后,美国所做的事不是进攻,而是不断提高需要美国“出兵”的门槛,美国想的不是“共同防御”而是如何抛弃负担。
国务卿杜勒斯就明确表示:“我们不想拿我们的军事力量或声望到幅员辽阔的中国大陆去冒险。”“即使日本人,在中国进行的八年战争期间,都完全给陷了进去。这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
美国随之做出逼蒋放弃金门、马祖的决定。如果联系1972年出现的尼克松主义,可以说这一时期表面强硬的美国对华政策后面已透露出尼克松主义的气息。尼克松眼中的台湾只不过是美国为了全球利益与中国进行战略交换的筹码,而不是美国战略利益本身。
牺牲台湾可以是“零售”,也可以是“批发”,这多取决于美国的“估价”及中国统一祖国的意志。道理很简单,台湾既然不是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绝对目标,那美国就不会——当然“台独”分子也不要指望——为台湾“安全”提供绝对的保障手段。
美国人也明白,长远看,台湾必须是中国的,只是美国不甘心,它需要从阿留申群岛到菲律宾连起一道阻止中国力量东进太平洋的“防波堤”,正如当年美国将英国当作法德力量扩张的“防波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