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戴琦扬言:“我认为我们需要新的工具,不仅仅是应对已经造成的危害,更要预测我们会遭遇的伤害,并尽快做出回应”。这就是贸易战中的“先发制人”战略。戴琦认为这在对付中国高科技产业方面尤其重要。
这也意味着,今后即便中国企业没有违反任何美国的贸易法案,也没有对美国的相关产业造成损失,美国也可以仅凭“预测你会对我造成损害”,而对中企加以治罪。用“预测”来定罪,这在贸易战中也算开了先例了,这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看来戴琦还真是深得所谓的“构陷”之道。
戴琦本人有三个特点,我总结了一下:一是对中国有深入的了解。戴琦的父母都是大陆人,1949年去了台湾。而戴琦出生在台湾,6岁就定居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戴琦曾到中国当了两年英语教师。
后来她提到对中国的印象时说,中国社会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交响乐队,各个部门总能协调一致地行动。这说明她对中国还是很了解的。二是刻意表现对美国的忠诚。戴琦之前曾代表美国就“中国限制稀土出口”在WTO起诉中国。
这场官司中国输了。当时戴琦很兴奋,她公开宣称:“能为美国效力,是我一生的荣幸”。作为一名华裔,她更加刻意地表现对美国忠诚,无非是想融入美国的主流政治圈。三是手段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