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铁矿石这种东西,不是像原子弹、卫星、潜艇靠一代代科研人持续奋战就能摆脱“卡脖子”。
铁矿石不足,就得从外面买。
麻烦的是,中国进口的铁矿石85%都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两个国家。
其中,巴西的淡水河谷,以及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三大矿业巨头,控制了全球铁矿石70%的出口量。澳大利亚则是重中之重,占了中国进口铁矿石的70%。
因此,中国要生产钢铁,就绕不开澳大利亚。准确来说,是绕不开三大矿业巨头。
而三大巨头,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尤其是在它们盯上中国之后。
2003年之前,亚洲铁矿石长协议价格由日本和韩国主导。当时,铁矿石价格采取长期协议定价的方式,价格基本在20美元上下浮动。不过,在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数量第一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事情就变了。
大家一看有利可图,全压着不发货,铁矿石现货的价格开始一路飞涨。
200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40.5%,平均单价却上涨了86%。
到后来,国内大型的钢铁企业也加入了倒卖的行列,最多的时候,有500多家国内钢铁企业倒卖铁矿石。
报道称,2004年,某个耳熟能详的钢铁企业进口了1333万吨铁矿石,其实980多万吨自用,其他的全部倒卖,光这一项,就赚了1.4亿元。
2005年,铁矿石价格同比上涨71.5%,2006年,再上涨19%;2007年,又上涨9.5%。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好不容易等来了机会。全球铁矿石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现货价格开始一路暴跌。
当时的中钢协秘书长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求将铁矿石价格下降40%。
4月,力拓公司先扛不住了。公司负责人表示,将为中国提供20%的折扣。
这一数字还没上谈判桌,就遭到了中方的拒绝。
一个月后,力拓和新日制铁公司达成了2009年铁矿石的长期协定价格——降幅达33%。
中国明确表示不跟进,仍然坚持40%的降幅。
当时国际的矿山公司都进退两难,虽然想在金融危机的当口,多从中国这里捞点油水,但全球的大买主也就中国一家,这一买主没了,也就剩倒闭一条路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司也都摸不清中国的底,中国到底需要多少铁矿石。
结果,在最后一轮谈判中,三大矿山公司直接拿出了中国的详细数据,包括中国的需求、进口矿的平均成本、库存周转天数等等。
三大矿山公司手里的数据,是几名中国人提供的,其中一个,叫做胡士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