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风华正茂,同样的勤奋苦读,
少年们如海绵般拼命汲取着知识的养分。
1968年,上海的月色悄然洒落,
谁能想到,这简陋宿舍中沉睡着的三位少年,
将成为中国外交部未来的部长、副部长、大使。
然而,很快一场大雨,倾盆而至。
03
1968年,“文革”波及到了平静的校园。,
宿舍中少年们的命运,也如浮萍般飘摇。
初中还未毕业的王光亚,被打成了“白专”典型,
少年划破手指写下血书,以明心志,
这份血心书激起了无数同学的签名,后来还装进了王光亚的人事档案袋。
其后,他横下心,报名去北大荒当了知青。
当王光亚随着滚滚车轮奔赴黑龙江,
杨洁篪走进浦江电表厂做起了小工,
这一别,就是4年。
虽天各一方,处荒野厂房,
但少年们细心守护着心中的光和暖。
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继续艰难地学习成长,
22岁那年,
上海的杨洁篪,成了“英语好被借走”的小工,
在黑龙江的王光亚,已是机枪连的指导员了。
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
1972年,他们等到了机会。
当时的周总理为外交战线后继乏人担忧,
于是外交部受命:
将“文革”前在当时外院附中和外语学校学习了3年的老初三学生招回,随后精选了一些人,送到刚与中国建交的英国,全面学习外语、政治、经济。
就这样,杨洁篪奔赴伦敦,
在那里,他不仅与王光亚重逢,
还结识了一批有志青年:
周文重(曾任中国驻美大使)、沙祖康(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张幼云(中英谈判时邓小平的翻译,前驻英大使馆政务参赞)、龙永图(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加入WTO首席谈判代表)……
这批中国青年,此后成为了中国外交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