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当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教科书上学习东西方变迁史时,或许阿拉斯加会晤将成为全球大分野最明显的标志性事件。
为何这么说呢?
主要是因为美国对这次会晤成果的预期很高(希望中方妥协服软),为此还私下做了不少小动作,试图对中国复制特朗普政府的那套极限施压。但没想到的是,从中方代表团踏入会场那一刻起,美方就彻底失去了对事态的控制权,全程节奏几乎由我方带着走。
先说小动作,阿拉斯加会晤前,美国主要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是把两国关系的改善与放松对澳大利亚的制裁挂钩,美国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15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中国不停止对澳大利亚的“经济胁迫”,美国将不会采取实质行动来改善双边关系。
第二件是国务卿布林肯和国防部长奥斯汀先来亚洲溜达了一圈,然后和日本发表了一项针对中国意味十分明显的声明。
第三件是算准中方代表团飞机起飞后就宣布对我方官员的制裁!
第四件是在舆论上不断炒作本次会谈是在美国本土展开的,试图营造一种我方不远千里奔赴阿拉斯加迫切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气氛,让外界看来中国是有求于人的一方,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这就是典型的极限施压玩法,在谈判开始前先用一通不知所云的王八拳把对手打蒙,等对手找不到方向时美国就可以掌握谈判的主动权,让我方全程被其牵着鼻子走。
还有一点,这四件事有三件是跟盟友联动一起做的,很大程度上能起到修复与盟友关系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