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件事:
去年底,浙江义乌因为要落实十三五期间的节能指标,尤其是单位GDP能耗,于是向全城下达了“限电令”。
据财新报道,这一要求落入基层之后,迅速走向极端,直接导致了义乌三天“灭灯”,影响了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
第二件事:
内蒙古计划4月底前关停所有虚拟货币挖矿项目,因为挖矿实在耗能太大。所以这个事也被称为“电子矿难”。
即便碳中和在高层已经得到了高度重视,但基层往往理解不足,也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手段,在能耗的考核指标下,只能用简单的行政手段减少高峰用电负荷,直接限电。
但中国发展还是大势,不能被能耗指标束缚了手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这两项指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管理。
张雷认为,十四五期间要从考核“能耗”向考核“碳排放”过渡。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引入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现有的能耗考核方法不区分绿电和煤电,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地区没有动力打造先进的能源体系发展当地的产业。
那些绿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工业欠发达,往往把发出的绿电输送出去而不是本地消纳,绿色能源优势没有体现出来。鼓励这些地区加速开发绿电,可以吸引高能耗产业,构建零碳产业体系,实现绿色发展。
例如内蒙古的乌兰察布,陆上风电资源得天独厚,利用绿电交易和储能技术建立新能源体系,就能把绿电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绿电与发展结合得越好,发展的空间越大,如中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的盐城打造的千亿级绿色装备制造业、白城利用丰富的风电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制氢,进而打造新工业体系。
欧盟环境署的“碳中和”指标中,也是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和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标准。中国的考核体系也应该有所改进。
一场从煤碳和油气,化石能源撤资、投资可再生能源的运动已经在全球迅速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