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人而言,幸亏他只干了四年就下课了,如果再干四年,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不知道世界对美元承受力的极限在哪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效率提升,而美国恐怕再也找不到一个比中国更大更高效的“打工人”来承接那票超越历史总额的美元了。
宿命
一个市场里发生长期的通胀或通缩,本质上是因为货币垄断造成的。如果某种货币垄断了交易市场,那么即使这种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他也代表了交易的权利。
人们除了这个垄断货币以外无法使用其他等价物进行交易,于是明知是空气也只能用它。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就不得不忍受这个货币的发行量带来的所有影响。发多了,交易权利泛滥,通货膨胀;发少了,交易权利稀缺,通货紧缩。
美元在人类共识和美国操盘的多重因素下,是实际上的全球市场垄断货币。在国际贸易中,没有美元寸步难行。
这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2010年底,美联储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通过连续购买国债的方式向市场陆续投放了6000亿美元的现金。
然后全球粮食价格在半年内暴涨45%,并于2011年初达到历史新高,直接导致全球7000万人口陷入极端贫困,大量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爆发动乱。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阿拉伯之春”。
地球上有两百多个国家,他们大多数贫穷且缺乏独立对抗风险的能力。滥发的美元可以随意对他们进行宰割,宰割完后美国人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降临在他们面前。
我们在这几年会看到更多的国家走向混乱。
当我们了解了这里面的逻辑,就会对我国最近几年的各种做法有更深的理解:
对基础货币的投放采取了克制的态度
控制社会杠杆率
压制银行以外的放贷单位
维持相对较高的利率
开始强调内循环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这些措施的作用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