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类似的局面,前苏联提出过“海上核堡垒”的概念:既然我的核潜艇很难藏起来,那么我干脆依靠强大的军事基地和海上力量围出一片安全海域来放置我的核潜艇,这样敌方就无法在核攻击我之前消灭我的核潜艇。这就是南海对于中国来说超越资源储备的第二个意义:打造海上核堡垒我们可以看到,在一流国家的层面上,南海是一个足以改变国际力量平衡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被美国针对也就不足为奇了。不过想法归想法,真要让这两个意义照进现实,中国需要在南海建立和维持强大的军事存在,不然的话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然而要在遥远的海面上建立军事存在谈何容易,跨进一流国家的门槛并不简单。
逆天改命
南海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其中南沙最远,距离大陆1000公里以上。因为长时间无法把力量投送到南沙,南沙11个能住人的岛屿中国大陆一个也没占着。新中国在1987年才借着建联合国海洋观测站的名义第一次将军事触角伸入南沙。
这个时候南沙只剩下一些露出水面的礁石还空着,连站个人上去都不容易,更不要说住人,所以自然也就没人来抢。但是这已是当时中国在南沙的所有。
礁石也要占
与越军进行完南沙海战后,解放军趁势占据了永暑礁、赤瓜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等礁石。
这些据点大部分是水面以下的暗礁和沙洲,根本不能住人,解放军为了能够守住这块离祖国大陆上千公里以外的边疆,采取了“高脚屋战术”
高脚屋的条件当然是非常恶劣了,更严重的是简陋的高脚屋无法为驻扎在这里的战士提供任何有效的防御,守在这里就是赌命。1990年守备南薰礁的11名战士遭到不明武装力量袭击,6人牺牲5人失踪。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守土的压力是很大的。大量岛屿被侵占是既成事实,依靠高脚屋守着这些礁石,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改变南沙群岛的现状,什么时候是个头,谁也不知道。但是只要守着就有希望,哪怕是遥远未来的一线希望。随着国力的发展,中国得以在南沙的礁盘上扩建出一些哨所,边防部队的条件越来越好,
但要真正主导南海秩序,必须要依靠大型岛屿来建造强大的军事基地然而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造岛的石沙要从陆地慢慢的运过去,效率极低,刚造一点就会被海浪冲垮。能在原有礁盘上扩建出一个小哨所已是极限。指望联合国主持公道让别人把非法侵占的岛屿还给我们更是不可能。
于是中国在南海的发展就陷入了绝境,偌大的南沙无立锥之地,举目四望,孤立无援。说实话,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就认命了,走到这一步已经足够努力,以后能多挖几桶石油也算对得起观众了。但是在中国看来,认命是不可能认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认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