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回顾一下美国是如何废了日本的,美日贸易战肇始于1960年代,激化于1970年代,高潮于1980年代,从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初。其发展脉络基本如下:
轻工业品(初期)→钢铁、彩电、汽车(升级)→半导体、金融、服务业、投资等(全面爆发)→政策、经济制度、发展模式(战略层面)
这一演变路径与当前西方对中国的层层加码极为相似,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逐步超越单纯的贸易层面,扩大至对手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制度层面。
西方大国惯常打一下再哄一下,先是强硬的极限施压,等你撑不住了,或者退无可退准备反击时,它又来个缓和的烟雾弹,让你云里雾里不知所措,在这种过山车式的极限体验中,一些意志力不足、脑子不够清醒的国家和决策者往往会上当受骗,酿成大错。当年,苏联就是这样,在缓和烟雾弹下,不断被渗透、意志力不断被瓦解,不断妥协退让,直至亡国。
同时,不排除它会操控舆论,给国人灌迷魂汤,借以推销新自由主义崇拜症。利用潜伏势力搞舆论战,利用在华说客鼓吹西方那一套,目的就是让我们放弃中国发展模式,自废武功。
今天,为适应国际斗争的新形势,我们要最大程度发挥“中国模式”的精髓。不管喜欢与否,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积极有为的政府、无所不包的宏观调控就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模式的精髓。70年来,我们发展靠的就是这个,市场经济、入世、出口、企业家精神等等固然重要,但都不是根本意义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