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分子,本来是一个极为高尚的称呼。在我心目中,只有那些真正向民众传递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的人,只有那些真正始终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的特性有两个:一个是“公共”属性,是指他们为了公众利益而奔走呼号;一个是“知识分子”属性,是指他们坚持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但在中国,当公共知识分子被简化成“公知”的时候,一下子就成为了一个极具贬义色彩的词语。
在当前中国网络语境下,“公知”的特点是如此鲜明,又如此令人厌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我的理解中,“公知”是专门指这样一批人:
——他们对中国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严重缺乏自信,尽管他们口头上不承认“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种反逻辑、反常识的理念,但他们在潜意识里,都是这种反逻辑、反常识理念的信奉者;
——他们对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拥有绝对的、未经严格反思的认同,导致他们看不到西方这一套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内在缺陷,并幻想只有中国走上“全盘西化”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他们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抱有浪漫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将其中“自由、民主、人权、平等、法治”等理念因素无限美化,并每每以此来抨击和指责中国。在中国相对于西方还非常弱小、非常落后的时候,公知在中国似乎具有某种天然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