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这一困局,尼克松总统上任后不久,2月1日,就指示基辛格探讨改善中美关系的可能性,并一再托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罗马尼亚总统齐奥赛斯库和法国总统戴高乐等人向中国传递口信,希望可以和中国进行直接对话。
1969年3月发生的珍宝岛事件,则是中苏关系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中国认定苏联是比美国更加危险的敌人,决心联美抗苏。中美两国找到了战略共同点。
随后,经历了1970年国庆节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的试探,1971年4月的乒乓外交,促成了基辛格对北京的秘密访问。
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国政府邀请前来访问,1972年2月21日乘专机到达北京,周恩来总理在机场迎接。图|新华社
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1978年12月16日发表中美建交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正常化阶段。
1973年,中美互设联络处以后,由于两国在越南战争和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以及两国的国内政治因素,中美未能迅速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但是,无论是尼克松之后上台的福特总统,还是击败福特上台的民主党总统卡特,都非常重视中美关系,都承认1972年《上海公报》的重要性。
1978年,中美关系的发展突然进入了快车道。当时,美军已经退出了越南,越南问题不再是中美关系中的一个障碍。反之,由于苏联与越南签署了同盟条约,苏联海军进驻金兰湾,越南反而成为推动中美走近的一个因素。在苏联的战略压力之下,中美决心在台湾问题上各自让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12月,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进行改革开放。这样一来,妨碍中美关系的意识形态因素也被削弱了。
从1979年元旦正式建交到冷战结束,中美成为“心照不宣的同盟”。
1979年1月29日,美中实现关系正常化后不到一个月,副总理邓小平就率团访美。邓小平告诉卡特,我要来替美国教训教训越南。随后,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国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