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这也是有据可查以来,我国高校公开清退博士生数量较多、力度较大的一次。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河海大学研究生院发布了上述“清退公告”。从其发文的名称《河海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退学处理决定的公告(第一批)》来看,名单中的125名博士研究生为首批被清退的人员,预计后续还会有第二批。
河海大学的清退公告中只公布了相关博士生的“学号”,并没有公布相应的学生姓名、性别、入学年份等其他信息。
河海大学在公告中提到,因附件名单中的同学难以联系,《退学决定书》无法直接送达,故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自公告发布之日起满十日即视为送达,逾期视为放弃申诉权利。
公开资料显示,河海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截止2020年,河海大学拥有近1.9万名研究生。
各大高校“亮剑”:纷纷清退“超期博士生”
澎湃新闻了解到,每个高校根据不同的培养方案,对博士生的学业设置进行了不同的规定,通常而言,博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4年。
此外,每个高校规定的博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和保留学籍)也不同,一般为3到8年。比如,南京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最长修业年限为8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在学时间最多不得超过7年。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博士研究生最长应在8年之内完成相应的学业。
其实,高校清退研究生并非个例。近年来,多所高校发布了“博士、硕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的相关公告。
2021年以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退了6名2012级的博士生;武汉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发布公告,清退了3名博士研究生。
更早之前,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2020年10月在官网发布了一则《关于对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理的公示》。其中,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的博士研究生共有52人,入学时间最早的一人为2002年入学,已经“读博”18年之久。此外,2003年入学、“读博”超过17年之久的还有2人。
据《辽宁日报》2020年12月报道,沈阳农业大学对236名超期在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硕士研究生119名、博士研究生117名,学校超期研究生也全部实现“清零”。
澎湃新闻注意到,这两年,国内高校加大力度纷纷清退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实际上,2019年3月,国家教育部曾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要求“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同时提到,要狠抓硕博士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
此外,根据2017年9月起施行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条之规定,在校生的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的,学校可予退学处理。
“超期博士生”被指占用教育资源?
据多位高校老师介绍,目前高校清退的研究生多数为在职研究生,清退原因也多为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如没有完成毕业论文、论文不合格、学分未达到标准等。
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人为了工作晋升需求选择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追求文凭的属性更浓厚。这也意味着,在职博士与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面临的压力和身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很多在职博士生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很难完成学业,一边兼顾工作一边读博,精力确实是跟不上的。”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张鹏说。
澎湃新闻了解到,近些年来,国内高校对招收在职博士研究生的指标也在收紧。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绝大部分“双一流”高校,在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占总招生计划的两成不到,有的甚至严格控制在10%以内。
此外,“超期博士生”的学籍滞留,对于学校和导师来说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比如学校有100个博士生计划名额,8年过去了,你只毕业了80名,教育部门也会考量学校的培养质量是否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学校的招生指标。”张鹏对澎湃新闻说。
澎湃新闻了解到,国家对高校有各种类型的评估、考核,其中招生的人数以及毕业的人数的比例,也是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来考量。如果有大量超过最长修业年限的学生,对于高校来说,可能会影响各项考核及相应的排名。
从导师层面来看,博士生长期不毕业也占用了导师招收学生的名额。比如,一个博导有5个博士生名额,如果有1个学生一直不毕业,那他就一直占用1个名额,其他人就没办法来这位导师这里读博。
此外,有的博士生十几年没有毕业,也起到不好的示范效应。“新拜入师门的学弟学妹,看到同门里还有七八年甚至十来年都没有毕业的学长学姐,势必会放松对自己的时间管理要求,降低对学术的效率质量标准。”张鹏说。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学校规范清退超期研究生的行为,并不能把清退行为和“严出”直接挂钩。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任孟山教授对澎湃新闻表示,高校清退博士生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当下主要跟最长修业年限相关。“严出”多数是指在学业考核环节上,比如有的高校规定博士候选人考试3次不过关,或者学位论文中期考核两次都没通过,“就可以直接走人了”,而无需达到最长修业年限。
从管理的角度上来说,学生达到了最长修业年限,但学籍尚未取消,到底还算不算在校生?如何界定其身份?其中的责权利如何界定?“学校和学生都需要有一套清楚的管理规范”。
近两年国内高校开始加大力度清退超期的博士生,也说明学校开始更有规范的培养博士生的意识在加强,这对学生是一种倒逼压力,“学生‘到点就得走’,不能像以前一样继续赖下去”。
“读博应该是有预期的,没有规范化的清退机制,学生也会有一种拖延的心态。而相应的机制建立并完善后,以后报考博士的人,他就会有清晰的认知预期,比如‘8年内我一定得拿到学位’。”任孟山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