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既需要“标准”人才
也需要“非标准”人才
仅以李佳琦、杨超越为例,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大概很少有人会否认,他们已经是新兴行业中的佼佼者。如此一来,问题的关键似乎逐渐清晰——我们已经不能再以传统的“标准人才”为模具来衡量他们了。
他们有的自带巨大流量,有的能够起到标准人才起不到的作用。如果他们对于社会是“正能量”,且能起到正向的“酵素”“触媒”作用,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的创业创新和产业提质升级,我们为何不能让人才标准与时俱进,提升人才甄别环节的专业能力呢?
显然,对于这一类人才,我们最不应该做的,就是硬拿传统的人才标准去要求他们,更不能因此排斥他们。取而代之的,是更积极地接纳时代、接纳年轻一代的变化与创造,发挥上海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对人才的界定和管理,需要与产业发展、商业模式相匹配,人才政策更是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学历、职称、荣誉头衔等不能完全摒弃,这些都是衡量人才的常见标准,但是,对于特殊人才也要进行创新的界定。给予特殊通道,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让不同种类的人才都有落户机会,都有来上海开创精彩事业和人生的可能。
当然,人才的管理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层、分类地进行管理,给各类人才应有的尊重;要以开放的心态,吸引各类人才来沪发展;对于特殊人才,要给予他们宽松的创新发展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流量作用,施展自己独特的才能和技巧,多为社会做出“增量”贡献。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需要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才;既需要高精尖的科技人才,也需要快递小哥、保洁阿姨。目前,大家对传统的标准人才还是从学历、职称、头衔等方面进行衡量,认为人才主要是科学家、企业高管、艺术家等,学历至少应是硕士、博士或者清华、北大、复旦等知名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相比之下,人们对于特殊人才,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产业的人才,认同感不足,认为他们并没有达到名副其实的既有人才标准,难以让人信服。于是,“他们怎么可以作为特殊人才落户上海”的质疑声就起来了。杨超越落户上海引发热议的原因大概主要就是源于这一点。
要打开人们的心结,有两件事恐怕不容回避——
厘清当前上海城市发展的人才需求。要让大家有机会了解,其实上海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各种层次的人才。更要让大家能够理解,面向未来,人才不再能简单地通过学历、职称来定义。在新形势下,只要是能够创造社会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都是人才。
进一步明确特殊人才的定义、分类及具体的甄别细则。这一部分的工作非常重要。有它打下基础,与人才引进相关的管理、服务工作,才能平稳、扎实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