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战胜新冠病毒,最大希望还是疫苗。
2020年底,关于新冠疫苗传来许多好消息。美国辉瑞、Moderna公司开发的新冠疫苗,有效性都接近95%;美国的第一批疫苗也已经在2020年12月中下旬分发了。
听起来,似乎地球人马上就能全部接种上新冠疫苗了?
没那么简单。疫苗是出来了,但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却遭到哄抢。疫苗分配成为全新博弈战场。
根据霍普金斯大学测算,实现群体免疫需要为70%-90%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按75亿人计算,若采用两针免疫,全球新冠疫苗需求至少是100亿剂。
然而,尚未量产的新冠疫苗却已经被西方富国“预购”得干干净净!杜克大学最新数据,全球各国“预购”的新冠疫苗订单达到96亿剂。其中,仅美国、欧盟、英国、日本的富裕“4人组”,就包揽了34亿剂,超过总预购数的1/3。
《自然》杂志也印证了这个事实:最早的疫苗产能已经被欧美国家垄断,低收入国家只能等到2023年甚至2024年才有可能接种。可能出现“免疫落差”的局面。
新冠疫苗研发的最新进展,让人们开始看到“隧道尽头的光芒”,但要想结束新冠大流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目前中国有5个新冠疫苗已处于临床III期阶段。据国家卫健委预计,2020年底国产新冠疫苗年产能可达6.1亿剂,2021年可达10亿剂以上。
但短时间内给全国人接种新冠疫苗,或许并非最佳策略,分为“两步走”方案更为合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姜庆五分析,中国的策略是“以空间换时间”,依靠严格防控,中国疫情已得到较好控制。目前疫苗产能暂时无法完全跟上,可以优先完成重点人群的接种,等全球完成疫苗接种、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后,中国可能就不用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
所以2021年,仍旧要以做好严格防控为主。